为进一步总结师范类高校学生从业技能大赛备赛与参赛经验,提升学院师范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强化学生从业核心竞争力,2025年8月27日上午,人文学院召开师范类高校学生从业技能大赛经验交流会。学院院长耿国彦、学院党总支书记陈磊、副院长翟媛媛,大赛指导教师团队及相关教师参加了本次会议,会议由翟媛媛副院长主持。
会议伊始,翟院长围绕本次大赛从备赛启动、选手选拔、训练推进到最终参赛的全流程展开详细介绍。她强调,大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团队协同与师生共力,同时客观分析了备赛中的问题与优化空间,为后续赛事筹备和技能培养提供了清晰指引,让大家对大赛整体情况有了全面深入的认识。
在指导教师经验分享环节,各位老师结合实践带来了“干货满满”的交流。张雪老师以学生备赛经历为例,分享了制定每日计划、强化粉笔字与答辩训练的个性化指导方法;孙文娟老师围绕一专多能选手培养,从学生“以点带面”备篇目、每日练答辩,以及教师引导研读课标、熟悉教材体系两个维度提出思路;李楠老师分析新赛制下对师生的新挑战,并分享了课型分类辅导、答辩仿真训练、注重教学形式创新的经验;翟院长作为选手指导老师及赛事统筹者,提首先要科学谋划,有序推进,提前制定完善的备赛方案,同时创新形成了“1+1”科学辅导模式,此外,积极开展跨部门指导,特别邀请美术系刘慧龙老师为选手进行粉笔字专项指导,助力选手全方位提升技能。
经验分享结束后,翟院长对后续工作提出两点要求:一是备赛工作需进一步提前,预留充足时间进行选手选拔、训练打磨与问题优化;二是加强学生讲课技能训练,紧密对接比赛标准,实现日常训练与赛事需求的高度接轨。
陈书记在发言中,首先感谢指导教师团队的辛勤付出与责任担当,随后提出两点期望。一是“稳”:即保持现有优势,稳步推进工作,确保人才培养质量与赛事成绩稳定;二是“新”,鼓励在教学方法、备赛模式上创新,适应师范教育与赛事发展新需求。
耿院长在总结发言强调“以赛促教”与“教学相长”的重要性。他指出,当前小学教育对教师素养的新要求推动着师范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革新,通过技能大赛既能检验学生能力,实现“以赛促教”;而师生共同备赛的过程,更能实现相互学习、共同进步,为培养新时代高素质师范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本次经验交流会的召开,不仅系统总结了大赛经验,更明确了后续师范教育与技能培养的方向。相信在学院领导统筹与全体师生努力下,人文学院师范专业将持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教育领域输送更多优秀人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