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了解黄河流域(山东段)民间故事的育人现状,探索其在基础教育阶段的有效实施路径,8月28日,人文学院张爱莲老师带领《黄河流域(山东段)民间故事的育人价值及实现路径研究》课题组成员赴淄博师专附属小学,开展专题调研并进行课题研讨座谈。附属小学党支部书记吕跟华、副校长王文婧、办公室主任安来禧、体育教研组长李炳霞、语文教研组长陈翠及其课题组成员参与活动。

本次活动聚焦民间故事在小学教育教学中的落地实践,围绕课堂教学创新、校本课程开发、研学活动开展等维度,结合附属学校特色课题研究成果,全面了解民间故事育人工作的推进情况与创新方向,为课题研究积累经验。
座谈交流中,吕跟华书记介绍了附小的相关研究现状,希望附小和人文学院老师进一步加强研究合作。陈翠老师围绕其正在研究的《AI生成式学习支持下的小学民间故事教学实施路径研究》课题,系统介绍了民间故事教学的实践策略与创新思路,分享了课题组在《猎人海力布》《牛郎织女》等民间故事教学案例中如何利用AI技术深化学生对故事情感与文化内涵理解、提升学生创新思维与表达能力的实践经验。这些创新实践不仅让民间故事教学更具趣味性与科技感,也为“传统文化+现代技术”育人模式的建构提供了新范本。
人文学院课题组将以此次调研为基础,结合不同学校的办学特色,梳理民间故事育人实践路径,为推动黄河流域(山东段)民间故事在基础教育阶段育人效果的提升贡献智慧力量,让民间故事真正成为滋养学生心灵、培育时代新人的重要载体。
